由“风投”变“创投” 华晨宝马的二十年真不简单
前言:
任何一笔投资都会有相应的风险,例如政策调整、行业变革、技术迭代,包括机会成本。20年前宝马集团来到沈阳,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成立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笔对各方都回报丰厚的好投资。但在当年,对宝马集团来说,这事关对中国发展机遇的前瞻性判断,是一笔“风投”。
(资料图)
而随着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宝马不断升级其中国战略,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世界”再到“家在中国”。当下,宝马正沿着“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永续”转型,致力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同路人。宝马持续投资沈阳生产基地,携手中国伙伴面向全球打造沈阳新能源产业集群,从“风投”变为发展路径明确的“创投”。
驱动:“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永续”转型
过去的20年,宝马将不同级别产品,尤其是新能源产品逐步引入中国市场,并同步完善本地研发与服务体系,设立优秀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重要发展动能。在这一进程中,宝马持续将与时代同频、与国际同步的豪华品牌理念引入中国。当下,宝马集团沿着“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永续” 战略方向全速前进,完美契合中国产业发展趋势。毫无疑问,华晨宝马将在集团战略转型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助力集团全面融入中国及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电动化”方面,宝马在纯电赛道布局较早,研发投入巨大。而早在2013年,华晨宝马就成立了聚焦电动化技术开发和产品国产化标定及验证的沈阳研发中心。从0到1这个阶段来看,华晨宝马是国内最早投入电动车研发和生产的豪华车企。
而1到10阶段,是宝马扎根中国市场,贴近新能源变革风暴中心,不断调整认知并构建体系的进程。
考虑到自身盈利需求与油、电多线产品布局的必要性,依托中国市场得天独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华晨宝马在宝马体系内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华晨宝马已在沈阳构建起集研发、供应链、动力电池、电动车生产及回收于一体的新能源车能力体系。在华晨宝马开启下一个20年之际,宝马集团宣布,将于2026年起在沈阳投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纯电动BMW新世代车型;同时,与之配套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规划面积24万平方米,是现有动力电池生产面积的5倍,并将创造2,000个新的工作岗位;此外,宝马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正式启用,新能源车本土化全流程开发和验证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新世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在产品方面,继成功推出国产纯电动BMW iX3、i3两款车型后,华晨宝马还将于今年年内推出纯电动BMW iX1,明年推出纯电动BMW i5,而2026年将推出BMW新世代车型。这也预示了在接下来的10到100阶段,宝马集团将全力以赴电动化,产品力也将提升至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全新高效电驱和动力电池系统、全新的循环永续标准。
“数字化”方面,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正在全面实施“精益、绿色、数字化”的BMW iFACTORY生产战略,这与中国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战略高度契合,是电动时代生产网络升级的全新战略。
2022年落成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里达厂区,是宝马数字化的一大标志性成就。作为宝马集团第一座从一开始就完全在虚拟环境进行规划和模拟的工厂,里达厂区整合了iFACTORY战略中“数字化”的全部要素。其车身车间用工业物联网(IIoT)连接起每一件产品、每一个流程和每一位员工,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字化生产。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算法的广泛使用,将决策从“经验驱动”转换为“数据驱动”。整个里达厂区覆盖了千兆5G网络,满足增强现实(AR)、实时视频传输等技术的带宽需求。
循环永续方面,宝马集团一直将可持续发展视为核心战略,并将“生产最绿色的电动车”视为使命。
自2019年起,整个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经100%使用可再生电力。2022年,华晨宝马连续6年获评工信部“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并首次通过工信部“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考核。2022年底,辽宁省约40%的供应商已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宝马集团计划在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100%。
2023年,从BMW iX1生产开始,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量产车型将逐步使用河钢的低碳汽车用钢,并从2026年开始逐步转为使用绿色汽车用钢。在供应链端每年预计减少约23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为减少物流中的碳排放,华晨宝马在沈工厂均开通铁路专线。2022年,沈阳生产基地近80%的整车以铁路运输。大东工厂新增的铁路专线每年将减少近180万公里的公路运输距离,从而减少近192吨碳排放。
布局:由建构体系模块迈向像素单元协同
从2010年至今,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获得投资近1000亿元人民币,年产能达到83万辆,成长为宝马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布局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心之一。
这样大手笔的投入,使得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坐拥大东、铁西两个整车工厂、一个动力总成工厂和一个动力电池中心。2022年,大东工厂产品升级项目和铁西工厂里达厂区先后完成扩建。尤其是最新的里达厂区,总投资高达150亿元,创下宝马集团在中国单笔投资之最。
软件部分,宝马在业内率先部署了代号为“灯塔”(BEACON)的人工智能(AI)平台,针对业务部门不同场景的业务需求,及时响应,快速开发,提供云计算服务,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上线了一个“超级大脑”。
除了“超级大脑”支持算力,还要有“操作系统”处理算法,即宝马集团享誉业界的BMW iFACTORY生产战略。如前文所述,里达厂区成为宝马全球第一座“精益、绿色、数字化”的BMW iFACTORY工厂。正在建设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也将秉承该战略,在设计之初进行全面虚拟化设计,在建设阶段就实现产品、生产和供应链数据的对接和协同。
目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经上线大约100种AI应用。而这些人工智能应用,结合数据分析和算法,将决策从“经验驱动”转换为“数据驱动”,包括读取原材料包装图像、在100秒内拍摄10万张照片,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以远超肉眼的效率识别漆面的微小瑕疵。这标志着华晨宝马从基础的模块建构阶段迈向了“像素单元”协同阶段,真正将BMW iFACTORY生产战略变成现实。
从此,工厂与工厂,车间与车间,工段与每一件产品、每一个流程和每一位员工都有了连接,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字化生产。通过实时变化、直观呈现的数字孪生,“精益”的像素单元协同,华晨宝马真正将BMW iFACTORY生产战略推到前所未有的智能高度,架构出真正的“工业元宇宙”实践。
趋势:面向全球打造沈阳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目前,宝马集团在中国有超过460家供应商;华晨宝马有约430家本土供应商。2022年,华晨宝马在全国的零部件采购额超730亿元,其中60%来自辽宁。与此同时,华晨宝马连续17年保持沈阳市最大纳税企业,2022年税收贡献达485亿元。
华晨宝马绝不是一座落户沈阳的宝马工厂飞地。它不仅凭借自身全力以赴电动化,占据宝马集团全价值链体系重要位置,也深入沃土,培育与带动了一大批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形成了面向全球的产业链协同发展。
早在2007年,名不见经传的沈阳名华成为华晨宝马在沈阳的首家一级供应商。依托双方多年紧密合作,2016年开始名华在美国和墨西哥投资建厂。此外,宝马集团是第一个与宁德时代合作的国际汽车制造商,双方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深耕超过10年。宁德时代也逐渐发展成为汽车电芯领域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
随着宝马和沈阳新能源产业的提速,采埃孚、亿纬锂能等知名企业正加快入驻沈阳的步伐,配套BMW新能源车型。将来,这一产业链有望进一步延长到动力电池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专业领域。而且,宝马还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发应用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共同推动产业升级。比如,宝马在去年与中国伙伴合作,建立了豪华车品牌的首个动力电池闭环回收。
值得一提的是,华晨宝马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是共创和双赢的典范。在关键的动力电池领域,宝马集团宣布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及远景动力签订超过百亿欧元的动力电池需求合同。这三家中国电池企业将在欧洲、北美和中国总共建设5座工厂,在国际大舞台进一步拓展业务。
结语:
华晨宝马的二十年,从推动产业发展到协同伙伴一同出海,都有着明确的路径,体现了宝马扎根中国的战略定力。这当中不仅有真实的软硬件投资,还有对本地人才的培育,以及不断向供应商企业输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核心软实力,并为他们架设起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市场的桥梁。可以说,宝马从初来中国时的“风投”,真正转变为今天协同伙伴的“创投”。这样的“创投”,也更符合中国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时代趋势。
正如宝马集团负责企业财务的董事默尔特先生在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20周年庆典上的致辞:“二十年来,华晨宝马一直是宝马集团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服务客户、创造价值、造福社会和助力经济等多方面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迈向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永续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扩大在华布局、加强合作,积极为中国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标签: